文艺评论|品味人间烟火 感知文化流淌 话剧《小西湖》引专家热评

日期:2024-01-31 17:37:39

   2023年,是话剧《小西湖》扬帆起航的一年。在经历了全面改版升级之后,小西湖于9月迎来了新一轮全国巡演,在四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演出18场,用金陵城的烟火气与流淌的文化灵魂,带领观众们走进了一段精彩绝伦而温暖动人的美妙时光。

 话剧《小西湖》的演出,受到了各界专家学者的好评。中国文化报、文艺报等主流媒体纷纷发表专家评论,高度赞扬该剧的题材立意与艺术内涵。

    小西湖1.jpg

  《中国文化报》激活人心中那一汪水—— 作者 胡一峰

小西湖2.jpg

 

 

 

小西湖3.jpg

 

小西湖4.jpg

胡一峰在评论中写到:

“小西湖”是蕴含江苏南京文脉的一片历史街区,故事里的“水”是留在人们心中关于小西湖的历史记忆。南京市话剧团从南京历史风貌区改造更新的真实故事取材,话剧《小西湖》塑造了小西湖街区更新项目总指挥于建东、小西湖社区居民徐香美、朱家胜等新时代南京人群像,以轻喜剧的手法展开老城更新中人与人的矛盾,引导人们在南京味满满的场景中读懂人物故事、体会城市变迁,深入思考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与“人”的关系……

(作者系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全文:激活人心中那一汪水

在话剧《小西湖》的结尾,剧中人物徐香美跟与自己斗了一辈子的老邻居朱家胜说:我们这儿叫小西湖,历史上这里确实有一面漂亮的湖水。可后来这湖水到哪儿去了?现在我明白了,这面湖水仍在,就在我们百姓的心里。话剧《小西湖》讲的正是一个关于水的故事。小西湖是蕴含江苏南京文脉的一片历史街区,故事里的是留在人们心中关于小西湖的历史记忆。南京市话剧团从南京历史风貌区改造更新的真实故事取材,话剧《小西湖》塑造了小西湖街区更新项目总指挥于建东、小西湖社区居民徐香美、朱家胜等新时代南京人群像,以轻喜剧的手法展开老城更新中人与人的矛盾,引导人们在南京味满满的场景中读懂人物故事、体会城市变迁,深入思考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关系。

通观全剧,激活二字贯穿始终,表现为三重意蕴。老城在改造和更新过程中激活文脉。一开场,于建东来到小西湖,他的使命是推动小西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目的是再现这里深厚的历史底蕴。为了保存城市烟火气,这次改造没有走大拆大建的老路,而是在尽量保护老街区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更新。于是,于建东走街串户,耐心细致地做起了群众的思想工作,四处找中介给居民安排周转房,最后还把自己的新房拿出来给徐、朱两家用作周转房。舞台上,于建东满怀热情地走进徐香美、朱家胜的老屋,诚恳地与他们促膝谈心,听着徐、朱两位老人的讲述,观众脑补出小西湖街区辉煌的过去,更痛惜其破败的现状。

事实上,小西湖的衰败与此地居民生活里的不幸互为表里。因为街区的败落、生活的贫困,徐香美拆散了女儿朱莹莹和邻居小伙朱大鹏这对青梅竹马的恋人。然而,走出小西湖的莹莹遇人不淑,生活并不如意,离婚后孑然一身回到了娘家;朱大鹏一直念着莹莹,几次相亲皆因家境告失败,成了大龄剩男”……儿女的终身大事是两家老人心中的结,让拮据的生活再添新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小西湖历史街区的激活,本质上是对生活在这里的人的激活。只有让他们重新燃起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和信念,城市的改造和更新才具有意义。

看过话剧《小西湖》的观众一定会被剧中洋溢的生活气息所感动,而这一艺术效果的达成,归根结底在于该剧的编剧、导演等主创把人的命运置于作品的中心,紧紧贴着普通百姓内心的爱恨冲突编写故事、渲染矛盾,并将其立在舞台上,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身上的复杂情感呈现在观众面前。徐香梅母女也好,朱家胜父子也罢,即便是反面教员秦嫂,无不是小西湖历史街区命运的缩影,也是新时代南京人生活和情感的体现。剧中人物是杂糅了历史和现实的艺术创造,也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对诸多元素的艺术提炼。

我愿意把《小西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宏观背景下的艺术创造来欣赏和分析。我们正在经历和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一场伟大的历史变革,是关乎每一个人的社会实践。中国式现代化不但标识了文明走向、价值选择和文化使命,也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审美元素,等待艺术家去挖掘并呈现。《小西湖》尝鼎一脔,从具体而微的视角出发,以话剧艺术的方式精彩讲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南京故事,成功塑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担当者、感受者形象。

这部剧的主要人物不算多,但个个神采奕奕、鲜活耐看。表演者像高超的面点师一般,把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剧本的理解糅合在一起,以生活化为基础又恰到好处的夸张处理,使徐香梅、朱家胜等人物艺术个性鲜明张扬又不失真实。我以为,这样的舞台形象,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是个性的也是典型的、是艺术的也是美学的,他们带着故事走向观众,诱使观众想起自己经历的故事,从而在有效的共情中酿成强大的共鸣。当舞台上的吵吵闹闹、拌嘴斗气硝烟逐渐散开时,朱大鹏和徐莹莹回想起一块儿吃糖粥藕的甜蜜岁月,而他们各自的父母站在周转房的阳台上眺望正露出新面貌的小西湖,随着历史街区的更新计日程功,往昔的心灵创伤正在愈合,新的更加美好的日子展现在眼前。于是,我们和剧中人一样心头释然,更清晰地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终将以最大的善意回馈那些懂得它、珍惜它的普通人,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最温馨的抚慰。

 

与老城、居民同步被激活的,其实还有于建东。他是城市改造的执行者,也是反思者、纠偏者。按照剧情的设定,他曾经主持过大拆大建的城改项目,盖了很多高楼。在认识到这些工作中有对城市历史文脉的破坏时,他背负了深重的心理负担。于建东承揽小西湖改造工程,固然是对老城区历史文脉的拯救,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他的自我救赎。积压于他内心的负疚和苦闷,只有通过对历史文脉的保护才能得到释放和缓解。正因为如此,于建东这个人物巧妙地反映了城市改造政策的调整。于建东为小西湖项目四处奔走,不惜牺牲个人利益,还和妻子陈娟闹了矛盾,诸多情节都具有坚实的内在合理性。以于建东为中心的这条叙事线,不但和以老城区居民为中心的线索很自然地交织在一起,在互相支撑中推动全剧故事的展开,而且从另一个侧面深化了全剧的主题。《小西湖》全剧始终紧扣主题展开,使该剧结构紧凑、剧情有张力,并成为思想内涵。

 

万花攒动火玲珑 —— 作者:刘玉琴

 

小西湖5.jpg

 

小西湖6.jpg

刘玉琴在评论中写到:

表现一座城市的更新,旨在反映人的变化与人的心灵成长,从而在城市与人的关系中投映时代的发展进步。换言之,这是人的心灵净化、精神蜕变的过程。人的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人们对未来生活充满美好希望和创造热情,城市才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改造后的小西湖,“转角咖啡屋”“秦淮灯彩博物馆”“花间堂精品民宿”“城南老戏台”“街区微型公园”一个又一个招牌在舞台上点亮,热闹喧腾的人间烟火和历史建筑宣示了人民生活提质增速的新样态。小西湖居民对幸福生活的新认知、对未来生活的奔赴,在城市建设和人文底蕴的相互融通中,迭映出市井风俗画背后温暖的时代底色,赋予作品审美新意境……

 

(作者系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全文:万花攒动火玲珑

听邻里喧闹、耐世间寂寞,悄无声息蜷缩于城市角落的小西湖街区,从低矮破旧的往昔走进绿树隔帘的今朝时,新时代的城建故事在话剧《小西湖》的画卷中徐徐展开。旧城改造、街区更新,几乎是每座城市发展中必须经历的过程,根据南京历史风貌区改造中的人和事创排而成的《小西湖》,形象记录了社会前行的现实场景,诠释了人民收获幸福生活的内在逻辑。

街区更新、生活升级,对话剧舞台而言,这是一个“硬”题材。创作案例少、可借鉴经验不多,向着题材的观赏性时尚性开掘殊为不易。而该剧在情节与人物塑造上显示出的巧妙构思和新颖创意却别开生面、生动风趣。全剧讲述南京小西湖街区的“微改造”故事,以两面墙、三个家庭、六个人为核心,让“拆、修、建、让、闹、去、归”成为情节主线,勾连起广泛的社会群体,在居民的生活和精神同步“升级”的寓意中,提供了诸如城市建设者如何在艺术舞台突围,“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理念如何有效融入剧情,城市保留的文脉如何在舞台灵动呈现,留存百姓心底的“湖水”如何得到形象化传达等诸多思考。在情节翻转和人物关系的纠缠中,各种矛盾有序转承、一波三折。面对街区改造,居民的想法颇多,有愿意离开的也有不愿离开的,有邻里间长期不和、互相刁难、较劲拖延的,有对街区改造怀有诸多创意想法的,还有对城建人不信任、不配合的,等等。所有的问题最终都在瞻望街区改造的美好前景上落脚,在人们精神认知发生深刻变化的新侧面上归圆。

城市升级改造是舞台表述的新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剧中的小西湖街区采用微改造方式,是建设者和居民通过共商、共建、共赢,为保护城市历史文化找到的小规模、渐进式改造新路径。如果说微改造需要“绣花”功夫,那么主角于建东则正是政府和居民之间穿针引线的“绣花者”,是以往少见的舞台艺术形象。作为项目总指挥,他背负了诸多压力:啃下硬骨头,还要有人情味;解决积怨已久的邻里纠纷,还要面对巨大的资金压力;保留历史文脉,还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他既是“改造”的把控者,又是富有先进理念和人文情怀的执行者。他看到了街区保存的深厚历史文化信息,看到了居民依恋旧土又渴望搬迁的矛盾心理。如何延续文脉、留下烟火,在可持续的改造更新中满足居民的新期盼,他有着长远考量。

    于建东的形象塑造可亲可感、真实自然。对以往不顾及百姓需求和城市人文内涵的城区改造做法,他怀有愧疚和反省之心。因此在小西湖街区的改造中,他始终耐心细致地倾听诉求,关键时刻将自己的新房借给临迁户居住。他不仅将城市文脉融入街区改造,更把改造小西湖当作一次对居民的深情陪伴。在处理矛盾问题时他既有大局意识,又善于进行人性化思考,最终和设计团队一道,以独到新颖的设计理念,充满善意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成就了小西湖古新并存、风光绮丽的美好景象。从大拆大建到因地制宜,从单纯的经济考量到注重文化延续,从居民渴望搬离到欣喜回归,建设者推心置腹的沟通、如同绣花般的精细工作和前瞻性设计,将理念和时代赋予的城建工作的进步予以了充分呈现,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充满了情感和温度。城市建设者的出发点、人文观、人情味及使命感,让城区改造项目散发出新时代的浓厚气息。他们不仅成为了政府和人民之间温暖的桥梁,也成为小西湖最明亮的那一束光。

浓郁的烟火气与浓厚的历史感构成了该剧鲜活的舞台辨识度。细密的小故事、小细节,透露出生活的质朴芬芳,融入了创作者对文化的深入思考,体现了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创作追求。大幕拉开,街区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边推车边吆喝鸭油酥烧饼的烧饼张、穿梭在街巷里的居民、骑着电动车的快递小哥、出门遛鸟的老人,还有那一碗狮子头、一碟糖粥藕,一段明代的隔墙、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老楼梯和一棵百年的石榴树等,充满了世俗生活的亲切感与传统文化的魅力。这里虽然老旧、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却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保留着较完整的明清风貌,正如朱家大爷所说,几代人住在这儿,守的不是深宅大院,而是那份情、那个根。这是小西湖居民想走又舍不得走的真实缘由。全剧塑造了一群鲜活生动的小人物。他们有的虽然小心眼、爱计较,但人性底色宽厚淳朴,带有自身的生活逻辑和性格特点。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文化乡愁交织出人性之丰富和情感之美好。当留住了老味道、老风貌和老居民,当陈旧建筑焕发新生机,老城区改造的故事在舞台上也找到了新的表达方式,构成了时代理念和情感温度的双向互文。这是历史风貌保护与优秀文化传承新路径的艺术投影,是艺术家对时代做出的深情回应。

表现一座城市的更新,旨在反映人的变化与人的心灵成长,从而在城市与人的关系中投映时代的发展进步。换言之,这是人的心灵净化、精神蜕变的过程。人的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人们对未来生活充满美好希望和创造热情,城市才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改造后的小西湖,“转角咖啡屋”“秦淮灯彩博物馆”“花间堂精品民宿”“城南老戏台”“街区微型公园”一个又一个招牌在舞台上点亮,热闹喧腾的人间烟火和历史建筑宣示了人民生活提质增速的新样态。小西湖居民对幸福生活的新认知、对未来生活的奔赴,在城市建设和人文底蕴的相互融通中,迭映出市井风俗画背后温暖的时代底色,赋予作品审美新意境。正如剧中徐香美所说,现实中的湖水不在了,老百姓心里的湖水却更浩瀚、更澄澈。全剧虽是街区改造题材,单纯的物理空间变化却被赋予了情感变化的飞跃,为城市与人的关系拓展了更为宽厚的舞台空间。

作品在表达形式上选择轻喜剧,也令人耳目一新。剧作对世俗生活细节和人物有趣之处不断进行强化放大,在家长里短、嬉笑怒骂中,喜剧元素的调度使用花样迭出,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凝汇着深长的人生况味。从于建东走进徐家碰到灶台、撞倒水桶,坐在缠着绷带的凳子上差点摔倒,到徐、朱两家争晾衣地盘的隔墙较劲,再到于建东醉酒说“胡话”,秦嫂大闹工地耍赖打滚,“烧饼张”身前身后贴着收款二维码等,动作身段、形体造型、台词设计都在演员从容自然、妙趣横生的表演中产生了强烈的喜剧效果。一个城市改造的“硬”题材,对结构设计、细节切口、人物塑造、形式风格的开掘探索引人赞叹。

(作者系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文艺报》

留住人们心中的那片湖——作者 宋宝珍

小西湖7.jpg

 

小西湖8.jpg

宋宝珍在评论中写到:

该剧的题材选择是现实的,艺术表现却是饱含诗意、含蓄蕴藉的。剧中的两堵墙,一是承载着历史厚重的徐、朱两家的明代砖墙,一是周转房中临时竖起的隔断墙。两堵墙一个被完整保留,一个最终被拆除,留下的是历史的根、脉、魂,拆除的是阻碍人心沟通的藩篱……这与契诃夫《蠢货》的喜剧性颇为相似:看起来剑拔弩张,甚至要决斗的一对男女,最后竟然拥抱在一起准备结婚了。不过《小西湖》中两位老人的情感处理得很有分寸,发乎情止乎礼,而没有落入一对母女嫁给一对父子的俗套,也没有明写两位的感情,而是让观众去猜,然后会心一笑……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北京文联特约评论家)

全文:留住人们心中的那片湖

话剧《小西湖》是一部立足现实、心系民生的现实主义力作。该剧涉及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敏感的拆迁问题,以接地气、有性格的人物塑造,将古都特色、金陵风情、南京情调透过剧中人的行动和言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凸显了新时代、新生活的新意味、新生趣。

其一,该剧揭示了人与空间的深层逻辑,显现出文化反思意识和深切的人文关怀。剧中涉及城市改造中的典型事例:作为城市建设集团董事长的于建东,面临南京城老旧街区小西湖的改造难题,如何改造、怎样改造、改造成什么,是他必须做出的选择。怎样将惠民工程做成暖心工程,如何保护历史文化风貌、避免建设中的破坏,让他颇费脑筋。承揽城市改造工程也不能不讲究经济效益,小西湖街区改造正困难重重,另一项大工程又面临资金压力……为了维护百姓的利益,于建东付出了很多辛劳和努力,他采取保护性开发的动机,显然也带有偿还内心良心债的内驱力。因为他也曾做过推倒式重建的城市改造,结果发现高楼林立之中,老城区的文化、风俗、人情、气息被封闭在水泥森林之中。于是改造小西湖他要创出一条新路,为此他实地调研、挨家走访,设计出三套改造方案任居民自选,目的就是保住小西湖的历史积淀、人文气息和世俗风情。

人与空间的关系与矛盾、喜剧性的纠葛在剧中聚集。小西湖街区房屋拥挤,私搭乱建、叠床架屋,生活环境的狭小、憋屈,让于建东一进入徐香美老太太的家中,就被屋中堆叠的杂物磕磕绊绊,演了一出锅碗瓢盆交响曲。交谈中他得知,徐家房檐外还搭出一间小棚子,儿子儿媳一回家就住在那里……家庭内部空间的狭窄或可忍受,但家与家之间的空间矛盾则直接影响人际关系。徐家和朱家共用一堵墙,为一根晾衣绳可以争吵半天,为儿女婚事更是积怨日久。还有邻居秦嫂,她把自己的一间大屋改成四小间租给民工,结果导致房倒屋塌……逼仄局促的空间让人们的心胸也狭隘起来,在琐事上耍弄心机、争胜斗气。为了压倒对方,徐老太号称是金陵大才子徐霖的亲戚,朱老头也不含糊,声称是明朝朱元璋的后裔……戏剧性就在这一粥一饭、一行一言之间得到了体现。小西湖的改造升级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变化,也是人们心灵情感的变化与精神面貌的巨大转变。

 

其二,在人物的现实关系和矛盾冲突中,表现日常生活的机趣和人性的丰富内涵。编剧唐栋此前创作的戏剧大多是宏大主题,塑造高大形象,如《天籁》《共产党宣言》《柳青》《路遥》等。《小西湖》表现了作家创作思维中轻松与诙谐的一面。和平环境、现实人生、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市井街巷里的杯水风波、唇齿磕碰,构不成尖锐冲突和严重较量。因此作家放弃了浓墨重彩的场面描画,代之以传神写意的风情勾勒,合理运用喜剧性的误会、巧合、反转、突变,赋予剧作风趣幽默的喜剧性特点,傅勇凡导演的舞台处理也生动活泼、节奏紧凑,观众们心领神会,剧场里笑声不断。

比如,为让徐、朱两家尽快在改造协议上签字,以便工程尽快开工,于建东不得已将自家新房让出,打上隔断,让两家同时入住。为此他惹恼了妻子、护士长陈娟。那一晚,等着上夜班的陈娟坐在街心花园的长椅上,痴痴地望着家中被别人点亮的灯光,此时于建东佯装醉酒路过,三分醉意、七分作态,借酒卖呆,勾起妻子的心疼怜爱,夫妻间的小矛盾迎刃而解。这段戏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刚中之柔,令人感动。还有徐家女儿跟朱家儿子本来青梅竹马、两情相悦,但徐香美为了女儿的幸福,让女儿外嫁离开小西湖。这让老朱十分生气,造成了两家的嫌隙。徐莹莹离婚回家,朱大鹏誓不另娶。热心肠的秦嫂却乐得做媒,她带来的相亲女子第一次走进朱家就惊诧于这里糟糕的环境,一句话没说就离开了。听说小西湖要改造了,又跟着秦嫂再次来到朱家,老朱心中有了底气,喋喋不休地抒发怨气,女子只好赌气再次离去……作为邻居的徐、朱两家,在周转房里又成了邻居,两堵墙形成了喜剧性关联。剧中,街心公园里两对男女先后互诉衷肠、秦嫂两次撒泼耍赖、相亲女子两次无言离去等,都是喜剧性的重复,有复沓式的艺术效果。戏剧结尾处则是大团圆式的局面,强化了观众的喜剧性观感。

其三,该剧的题材选择是现实的,艺术表现却是饱含诗意、含蓄蕴藉的。剧中的两堵墙,一是承载着历史厚重的徐、朱两家的明代砖墙,一是周转房中临时竖起的隔断墙。两堵墙一个被完整保留,一个最终被拆除,留下的是历史的根、脉、魂,拆除的是阻碍人心沟通的藩篱。其实,徐香美与朱家胜也并无多深矛盾,他们争争吵吵没完没了,这就是他们的相处方式。他们时不时隔着墙头吵架、为鸡毛蒜皮斗气,都说明心中与对方之间有一种莫名的惦念。看着一对年轻人剖白了心思,即将喜结连理,两位老人也没有了争吵的兴致。他们互送菜肴,走到门口撞了个脸对脸,走向走廊又挤成了面对面,最后两人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吃起了饭。这与契诃夫《蠢货》的喜剧性颇为相似:看起来剑拔弩张,甚至要决斗的一对男女,最后竟然拥抱在一起准备结婚了。不过《小西湖》中两位老人的情感处理得很有分寸,发乎情止乎礼,而没有落入一对母女嫁给一对父子的俗套,也没有明写两位的感情,而是让观众去猜,然后会心一笑。

剧中,小西湖早已没有了那一泓清水,而仅仅是街区的名字。可是正如剧中人所言,要留住人们心里的湖。这样的小西湖既是装点生活的湖、滋养人心的湖,也是涵养文化资源的湖,是一方居民熟悉的一方水土、一种热络的生活、一幅温润的风情、一番甜糯的日子。

总之,这是一台在日常生活中开掘戏剧性内涵的优秀现实主义戏剧。它的韵律是清新而活泼的,它的形象是具体而鲜明的,它的舞台画面是生动而斑斓的。南京市话剧团的演员们表演真实自然、生动风趣、可圈可点,他们对人物的深切体会和对角色的创造能力,成为此剧演出成功的重要条件。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北京文联特约评论家)

    小西湖9.jpg

 文艺报整版刊发话剧《小西湖》评论

    话剧《小西湖》回溯当代戏剧创作中的城市改造题材,1951年由老舍创作的《龙须沟》曾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话剧创作的重要收获,亦被作家认为是其创作经历中“最大的冒险”。从表现社会变化到反映新时代的城市发展理念,城市建设题材依然是当代戏剧创作中难啃的“硬”题材,也是讲好中国故事、彰显现实题材戏剧魅力与社会作用的重要领域。由南京市话剧团原创的话剧《小西湖》,作为近年来聚焦南京小西湖街区改造项目的新创剧目,自首演以来就凭扎实的剧本写作,富有烟火气、人情味和时代感的舞台演绎受到业界关注与好评,成为戏剧反映时代的又一范例。本期特邀业界专家学者从主题内涵开掘、人物形象塑造、艺术构思创新以及地域文化展现等方面对该剧进行深入探讨。

《文艺报》编者

版权所有©南京市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苏ICP备13000330号-2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白下路273号伯利兹科技园B2栋8楼
市场部:025-58061378   办公室:025-58062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