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金陵刻经处成立150周年 话剧《金陵刻经》首演

日期:2016-07-05 11:18:26

金陵刻经内文1.jpg

 冯芃 摄

7月4日晚,纪念金陵刻经处成立1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由我集团下属话剧团创作演出的话剧《金陵刻经》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首演。从1898年的百日维新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夜,该剧沿着杨仁山居士“复兴佛教、佛教育人”的理念,真实再现历史事件,讲述了金陵刻经处宅院里的一段段流年往事。

杨仁山居士(1837—1911)被誉为“近代佛教复兴之父”,他一手创办了金陵刻经处,刻印了千万卷佛经,还开办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佛学院“祗洹精舍”。他的学生中,不乏“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民国佛教领袖太虚法师、佛学大师欧阳渐等文人志士。 

7月4日晚,文化艺术中心的剧场舞台,变成了金陵古城延龄巷中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宅院——杨仁山1866年创办的金陵刻经处。老宅院中,杨仁山与长子杨自新、次子杨自超、小女儿圆音法师、孙女杨步伟,弟子谭嗣同、陈镜清、欧阳渐等人物一一登场,穿越百年时光,带领观众走进杨仁山刻印佛经、推广佛学的传奇人生。
 
编剧肖兰原来就在延龄巷附近工作,但一直没有去过金陵刻经处。这次为了写剧本,她翻阅了大量资料做功课,网上与杨仁山、金陵刻经处有关的史料、人物、背景,她几乎都看了一遍。“这个剧本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除了一些家长里短的对话,大部分情节和台词都有据可循。”肖兰说,研读杨仁山的相关史料,让她得以发现这位近代佛学家充满人性光辉的一面,内心深受感动,“我觉得,真实的故事最能打动人。” 
 
肖兰讲述了一个杨仁山的幼年故事。杨仁山3岁时,父母就为他订了亲,对方姓苏,比他大6岁。几年后,苏家来信称女孩因得天花满脸是疤,主动表示“我女已残废,汝家可另婚娶”。杨仁山的母亲问儿子意见,他却说:“订婚在前,出天花在后,不应改变婚约。我若不要,以后她将嫁何人?” 
 
从6月1日进组排练,到7月4日首演,留给主创人员准备的时间只有短短34天。南京市话剧团副团长杨彦表示,除了时间紧,演员人手也很紧缺。最近几个月,南京市话剧团几乎全员投入到话剧《雨花台》演出,只能邀请省话剧团、前线话剧团的演员前来参演。当晚的演出,参演《雨花台》的几位演员也赶来助阵,客串了剧中一些角色人物。 
 
由于有话剧《民生巷11号》的外地演出任务,饰演杨仁山的演员肖明直到6月12日才进组合练。他的台词里有大量佛学用语,背起来很吃力,为了保证一字不差,他每天吃饭背、走路背,时时温习。正是这种对历史人物负责的严谨精神,才有了台上这位真实鲜活的“近代佛教复兴之父”。

版权所有©南京市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苏ICP备13000330号-2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白下路273号伯利兹科技园B2栋8楼
市场部:025-58061378   办公室:025-58062368